新宝GG
专题: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演讲。
陶匡淳指出,近年来,ESG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然而,随着ESG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暴露,如过多依赖主管判断 、洗绿等,ESG在某些区域也遭受到质疑,乃至于抵制。对ESG的态度从最初的狂热,逐渐转向了理性的审视。
而在国内,政策支持为ESG发展奠定了稳健和理性的基础。他举例说,2023年国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有90%披露了ESG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就围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不仅展现了长期的战略眼光,也反映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
他表示,ESG在中国的推进已逐步回归到务实轨道上,并在三个方面值得行业参与者关注。
第一是借力绿色金融和碳市场推动行业转型。陶匡淳表示,应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把握绿色金融带来的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将节能降耗、能源转型等绿色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利用绿色金融资源加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重新审视行业模型,打造循环经济。他以电池回收与再利用为例,废旧电池的回收、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再生、回用等开启了新能源电池行业另一个千亿市场的赛道。因此,毕马威建议企业积极思考循环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动能,提前布局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型,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第三,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共创,推进整个价值链的创新。
谈及中国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ESG形势下应对挑战,陶匡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其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同时加速释放绿色金融的工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企业应当重新审视ESG,积极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供应链共创等关键要素纳入企业的核心运营理念中,以ESG为抓手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打造长期韧性,助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从政策和专业技术方面,加强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引导和监管。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内部专业团队的建设,并选择有规模且可靠的外部合作伙伴,确保ESG的实施和价值落地,避免重复投入。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中信集团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新浪财经与中信出版集团承办。贵州茅台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建设银行、长城汽车为战略合作伙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同各位在“云端”相聚,一同参加新浪财经“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接下来,我将就“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我的分享将围绕三个部分展开。第一,ESG的发展和现实蜕变。第二,ESG实践中的 “由虚转实”。第三,中国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ESG形势下的挑战及应对。
近年来,ESG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然而,随着ESG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暴露,如过多依赖主管判断 、洗绿等,ESG在某些区域也遭受到质疑,乃至于抵制。对ESG的态度从最初的狂热,逐渐转向了理性的审视。
在国内,政策支持为ESG发展奠定了稳健和理性的基础。2023年国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有90%披露了ESG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就围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不仅展现了长期的战略眼光,也反映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
前期ESG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企业和投资者跟风,忽略了事物的两面性和本质价值。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ESG在中国的推进已逐步回归到务实轨道上。
以下三方面值得行业参与者关注:
第一,借力绿色金融和碳市场推动行业转型。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绿色贷款及绿色债券余额都居全球的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国家,碳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使得碳资产等绿色资产成为资产的组成部分,绿色低碳成为成本收益中的一环。企业作为全国碳市场运行的主体,看到了绿色发展在自身战略布局的更多可能性,这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们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把握绿色金融带来的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将节能降耗、能源转型等绿色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利用绿色金融资源加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重新审视行业模型,打造循环经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很多企业的运营模式尚停留在线性经济阶段,即“生产-使用-丢弃”的模式。通过ESG的推动以及《循环经济促进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支持,更多的企业应该加快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减少资源浪费、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
以电池回收与再利用为例,废旧电池的回收、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再生、回用等开启了新能源电池行业另一个千亿市场的赛道。因此,我们建议企业积极思考循环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动能,提前布局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型,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第三,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共创,推进整个价值链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与上游的供应商深度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和生产方式,推动供应商在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在物流配送环节与包装供应商合作,推广使用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并优化配送路线,从而显著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成本和碳排放。与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客户携手共进,共同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市场需求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倾斜。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合作将 ESG 理念贯穿整个供应链,推动全价值链的效能提升和绿色转型。
关于中国企业在复杂多变的ESG形势下的挑战与应对的话题。
首先,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追求短期利润的同时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为此,我们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同时加速释放绿色金融的工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另一方面,企业应当重新审视ESG,积极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供应链共创等关键要素纳入企业的核心运营理念中,以ESG为抓手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打造长期韧性,助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各国在ESG政策和标准上的不一致带来的困惑。
当前,ESG在各国的政策和衡量标准差异比较大,如何应对本国和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要求,给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运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中国,由于ESG跨部门跨区域的属性,相关政策和标准尚未统一,缺乏指导企业实践的实际意义。
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与国际接轨、加强政策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企业在现阶段也应分析各类ESG政策和准则的适用性,在自身ESG战略以及规划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最后,中国的ESG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实施ESG时往往缺乏专业的内部团队和高质量的外部合作伙伴,使得ESG在落地执行的有效性和价值发挥上受到了制约。
我们建议应从政策和专业技术方面,加强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引导和监管。同时,建议企业加强内部专业团队的建设,并选择有规模且可靠的外部合作伙伴,确保ESG的实施和价值落地,避免重复投入。
总而言之,ESG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中国企业的绿色转型正迈向坚实步伐,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我们希望能够和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共同开拓中国ESG发展之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聆听。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梁斌 SF055